泥蚶(♀)×毛蚶(♂)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的初步研究
2010-10-15分类号:S917.4
【部门】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生命和水产学院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摘要】以泥蚶为母本、毛蚶为父本,运用同步催产法,同时收集泥蚶的卵和毛蚶的精子进行人工杂交,采用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对泥蚶(♀)×毛蚶(♂)受精及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毛蚶的精子可以附着并穿过泥蚶的卵膜进行受精,并激活卵子减数分裂使其释放第一极体(PB1)和第二极体(PB2),能够形成雌、雄原核并发生原核联合,接着受精卵开始进行卵裂;杂交受精率统计为60.2%,发育速度较自交组慢;杂交胚胎发育前两次卵裂发育基本正常,后期才出现明显畸形;囊胚期持续时间很长,只能发育到担轮幼虫期,且纤毛越来越长,最后全部死亡。另外,在实验中发现有多精入卵和多极分离现象。
【关键词】泥蚶 毛蚶 杂交 受精 胚胎发育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A410); 国家现代贝类产业技术体系(nycytx-47); 温州市重大科技项目(S20080019)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