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草鱼群体MHC Class ⅡB的多态性和进化分析
2010-09-15分类号:S917.4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
【摘要】克隆及测序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长江3个群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Class II B基因编码β1和β2区的第2和第3个外显子及两个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分析了草鱼MHC的进化模式和种群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实验共定义了34个等位基因,每条序列包括长为130~136 bp的第2个外显子,长为218 bp的第3个外显子以及长81~371 bp的内含子。序列分析揭示,第2个外显子有106个核苷酸变异位点(78%)和40个氨基酸变异位点(88%),而第3个外显子有100个核苷酸变异位点(45%)和4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56%),β1变异要大于β2区。用β1和β2...
【关键词】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遗传变异 进化模式
【基金】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第6期开放课题资助;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490234)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