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区产业创新与资源承载集约化分析:以鄱阳湖为例
2011-11-25分类号:F206;F279.27;F224
【部门】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摘要】在对知识函数改进基础上,引入与人和土地存量因素相关的产业外溢性因素,借用基于生态足迹的产业创新范式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主导产业集聚下知识溢出因素与资源转移路径。以区内各地市产业发展相关数据,利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从产业创新道路选择与现有区域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以资源存量为主的资源转移和知识溢出空间增容下的平衡度测量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生态经济区各地产业创新道路选择的适宜性。由于受制生态经济区自身湖域资源特性,区内产业创新协同性与资源承载力总体处于脆弱平衡态,但5地市所处程度各有不同,南昌市知识溢出空间增量转换资源能力最强,而抚州市最差。
【关键词】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产业创新 资源集约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产业传导机制的金融业集群配置效率模型开发及中东部比较研究”(08CJY058); 2011年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产业创新预警&监测系统危险免疫仿真实现”(GJJ11029)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体制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