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构性因素分析——基于31个省级地区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1-03-25分类号:F127;F224
【部门】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2009年底我国31个省级地区统计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显著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宏观结构性因素主要是人口的城乡结构(城镇人口比重)、就业结构(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和产业结构偏离度等3个变量,产业结构(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城乡消费水平对比、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应该加快破除各地区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性障碍,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加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在强化产业功能基础上提高城镇化率,完善城乡人口结构;加大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升非农就业水平,优化就业结构,提高产...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就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 城乡一体化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统筹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就业结构优化效应与路径研究”(批准号09CJY023); 2010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农民工就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0JL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体制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