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2010-03-15分类号:S718.56

【作者】贾云  杨会侠  王卫  张景根  陶玉柱  姚荣升  张玉鹏  
【部门】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摘要】采用典型区位固定样地方法,连续6年测定辽东山地实施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后初期阶段的生态效益变动过程。结果表明:退耕后3年植被开始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多年生草本、半木质化植物、灌木等相对长寿植物开始占据主导。人工辅助(造林)可在6年后形成较稳定的森林植被群落,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尤其是木质化根系以乔灌木混交模式为最高,虽其固土蓄水功能恢复的速度比自然恢复模式晚1~2年,但其综合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其次为乔木恢复模式。若依对照(持续农作物耕作)的地表径流量为100%,则6年平均值乔木模式为11.9%,乔灌模式14.49%,自然模式10.65%。依相同方法计算,泥沙流失量在乔木模式下为1.95%,乔灌模式下...
【关键词】退耕还林模式  自然植被恢复  生态效益  辽东山地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