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区主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2010-06-15分类号:S718.5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摘要】2008年3-8月,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区不同样地类型下不同植物群落进行全面考察,综合分析了主要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生活型中,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这与群落中各层次的物种组成情况相同。②不同群落间物种多样性也有较大的差异,混交林相对纯林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③对不同起源地的群落多样性,天然次生林>退耕地人工林>农耕地,且退耕多年地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接近于天然次生林。④在不同的退耕时间序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逐渐趋于稳定,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呈"小—大—小"的变化过程,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呈"大—小—大"的变化过程。退耕还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植物群落 退耕还林 青海省大通县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1203); 国家林业局资助项目[(2007)64号];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70022028)
【所属期刊栏目】浙江林学院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