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规则的空缺结构:认真对待实际物权
2011-03-25分类号:D923.2
【部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摘要】物权法规则存在着固有的空缺结构。依我国《物权法》第六条之规定,不动产的变更、取得均须登记始生效力。我国不动产登记主要采取形式审查,一般不涉及实质审查,这就可能造成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权利人和真正权利人不相符,以致实际物权和名义物权的对立。鉴于此,应设立一种制度:物权虽经登记,但经真正权利人证明登记的名义物权不具有正当性,则其应获得实际物权,名义物权人和实际物权人理应重归统一。应允许司法者运用合理司法裁量权以使实际物权人获得司法审查的最终救济路径,从而填补物权法规则的漏洞。
【关键词】空缺结构 实际物权 名义物权 物权正当性
【基金】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通过有限判例制度实现正义”(2009B075)
【所属期刊栏目】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