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品种茸毛的生化特性
2010-07-18分类号:S571.1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武夷学院茶学与生物系
【摘要】以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等适制白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茶树嫩梢鲜样的茶身和茸毛、白茶的茶身和茸毛的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嫩梢鲜样茶身的儿茶素总量和咖啡碱含量高于茸毛;白茶茶身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及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茸毛,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茸毛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及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组分含量显著高于茶身.可见,茶树嫩梢的茸毛具有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特性,对白茶风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茶树 白茶 嫩梢 茸毛 生化特性 儿茶素 氨基酸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07B02); 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国科发农[2008]471号);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7SZ0001-12); 福建省产业技术开发项目(闽发改投资[2006]781号)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