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诚信的制度建设
2011-12-08分类号:D648
【部门】南通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诚信缺失行为的本质是利益侵害。无论是在市场交易领域还是在公共物品供给的政治过程,不守信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与遏制,其巨大的负面示范效应必然会扩散开来,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导致社会诚信的生态危机。社会诚信建设至关重要的是利用人类自身对利益的理性衡量和评估,构建利益约束机制。我国应有效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特别是健全社会行为主体的信誉制度、完善公共权力运行的问责制度、强化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社会诚信 制度道德 约束机制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提升与;谐社会建设”(09JSD810010); 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课题“社会诚信建设研究:以民主政治为分析视角”(13046001); 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公民社会兴起背景下的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开放导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