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育成中籼迟熟杂交稻经济性状及产量分析研究
2010-08-28分类号:S511.21
【部门】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泸州分中心
【摘要】对2006~2009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26个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的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经济性状和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6个组合的有效穗为15.21万/667m2、穗着粒为165.59粒、结实率为78.29%、千粒重为28.76g、稻谷产量为530.83 kg/667m2、增产率为5.24%。在26个组合中仅有一个组合的增产率达到超高产增产指标。在各项指标中有效穗与穗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穗着粒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率与增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四川生态条件下,要进一步突破水稻产量水平,在保持一定的田间容穗量的基础上,应该主攻穗粒数和粒重,特别是在现有其它经济性...
【关键词】三系杂交稻 中籼迟熟组合 经济性状 分析
【基金】四川省财政育种工程项目(2007YZGC11-31); 农业部转基因专项资助课题(2009zx08009-072B)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