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对土壤腐殖质结合状态及组成的影响
2010-02-15分类号:S158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要】为明确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及组成的变化规律,依托8年定位耕作试验,采用大田取样、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耕作方式下土壤腐殖质均以紧结态腐殖质为主,其含量占重组有机碳的50%以上;传统耕作方式(CTA)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含量随试验年限延长而增加,但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及其在重组碳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传统耕作方式下腐殖质趋向于分解退化;旋耕秸秆还田方式(RTS)松结态、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年增加速率分别达0.08和0.31 mg/g,且其稳结态腐殖质含量最高,旋耕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腐殖质的更新与积累;土壤耕作及由此引起的秸秆分布位置不同是促进对应层次松结态腐殖质含...
【关键词】耕作方式 腐殖质 结合状态 组成
【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1,2007BAD89B08);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28); 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2008043047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