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与USLE的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变化研究
2010-09-15分类号:S157
【部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得到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量,并借助GIS空间分析得到退耕还林前后各侵蚀等级的转移矩阵、地形要素的分布指数以及各用地类型的侵蚀强度指数,全面、科学地揭示了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的演变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后剧烈侵蚀面积大量减少,由退耕前的3161.52km2减少到退耕后的672.38km2;极强度侵蚀面积大量增加,由退耕前的691.32km2增加到退耕后的2822.72km2。(2)退耕后,中山地带因植被覆盖增强其水土流失大大减弱;山前平原因耕地资源减少,人为加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而导致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3)>15°坡度是退耕还林的主要...
【关键词】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 USLE 分布指数 土壤侵蚀强度指数 牡丹江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40930527,4090126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341); 黑龙江省教育厅2009年度青年学术骨干项目(编号:1154G45)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