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长江中游荆江高洪水位形成的地质环境分析

2010-08-15分类号:X141

【作者】陈国金  殷鸿福  李长安  陈松  
【部门】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摘要】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其高堤防高洪水位(高出堤内地面大于13m)危险态势的形成,是由于一方面在地质构造控制下堤内地面沉降,另一方面大堤不断加高,荆江洲滩不断淤积抬高和洞庭湖出流顶托,造成同流量水位不断升高,结果是洪水位与堤内地面势差不断加大,形成恶性循环。三峡水库建成后,具有调蓄长江上游洪水的巨大空间和能力,但没有改变形成荆江高洪水位的地质作用及过程。在高堤防高洪水位形势下,加上大堤管涌、岸崩、地震等致灾地质因素的作用,荆江有向北溃决,自然分流的趋势,其中尤以沙市湾迎流顶冲的盐卡段更具有危险性。为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地质环境灾害,协调人、地、水关系,给水沙以出路和洪水资源化已迫切地摆在人们面前。
【关键词】荆江河段  高洪水位  形成条件  地质作用  发展趋势  自然分流  环境灾害
【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重大项目(19991230003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213,4062100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