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建筑低碳发展潜力初探——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
2010-03-15分类号:TU201.5;F206
【部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气候影响研究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摘要】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我国目前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建筑用能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我国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造成了巨大压力。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耗能大户,并且是节能潜力最大的用能领域[1],逐渐成为节能工作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本文在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以长春市典型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为例,结合能耗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分析两种不同建筑类型在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能源消耗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探讨采取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建筑节能措施后对建筑物所带来的低碳发展潜力。最后得出:在建筑过程节能方面,应注重建材循环使用所带来的能源效益;而在建筑使用节能方面,则应置力于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 综合性工作方案 严寒地区 长春市
【基金】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0809151;200809150)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