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和再投喂对黑尾近红鲌幼鱼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2010-11-15分类号:S917.4
【部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分别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幼鱼进行不同时间(0、5、10、15、20和25 d)的饥饿处理和饥饿后恢复投喂(25 d)试验。结果显示:在饥饿过程中,幼鱼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体重和RNA/DNA比值不断减小。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明显,后期下降缓慢;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明显,表明幼鱼是优先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其次再利用蛋白质。饥饿5、10 d组幼鱼的消化酶活性下降显著(P
【关键词】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ocauda) 饥饿 再投喂 生化组成 消化酶活性 RNA/DNA比值
【基金】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生态与环境保护科研项目(0714091);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生态环境项目(SX2007-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9095)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