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边界、身份与持久的教育不平等

2010-12-25分类号:G521

【作者】吕寿伟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改变命运的功能愈加显著,而不平等的教育边界的存在则使教育的这一功能成为社会对部分人的偏爱。教育边界的产生源于先赋性的教育制度安排与后致性的社会分类的共谋,而自我的类别化、群体排斥以及不平等边界的正当化机制则使已生成的边界获得进一步强化,从而使教育不平等的基础从对教育权益占有的外在显性表现,转向了以身份为标记的内在的、隐性的深层根源。被标签化了的身份的错误建构使教育不平等成为完全而持久的教育不平等。对不平等边界的消除企图通过身份模式以根除社会偏见得以实现是表面的,也是天真的,而基于地位模式的参与平等理念则为教育平等的实现带来了曙光。
【关键词】边界  教育边界  身份  教育不平等  参与平等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