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与无机氮的去向研究
2010-04-15分类号:S511;S512.1
【部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摘要】【目的】在中国多熟制农作生态系统条件下,农田中氮素的低有效度是阻碍作物高产和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本项研究旨在跟踪稻麦轮作体系中化学氮肥与有机作物残茬(专指作物地上部秸秆)的氮素去向,为农田氮素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田间多重复小区内设置15N同位素示踪微区的连续跟踪试验的方法。【结果】在施用化学氮肥的基础上无论作物残茬是取出还是还田,肥料对作物吸氮的贡献率为17.17%(16.55%—17.79%),而施用作物残茬的相应值为12.01%,即作物吸氮有82.83%或87.99%来源于土壤氮库。化学氮肥和作物残茬的作物氮素回收显示截然不同的模式:作物对化肥氮的回收呈...
【关键词】作物残茬(秸秆) 氮肥去向 15N同位素 氮肥 稻田
【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司项目(CRP-889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