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侵蚀产沙与高含沙水流空间分异对比分析
2010-01-15分类号:S157
【部门】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论文研究了黄土高原侵蚀产沙、高含沙水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两者空间分布的异同。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高含沙水流高发区、侵蚀产沙高值区呈带状分布,大致为东北—西南向,带状区域中包括三个高峰区;黄土高原降雨量、NDVI等值线的空间分布方向与侵蚀产沙带及高含沙水流高发区延伸方向平行,侵蚀产沙带及高含沙水流高发区基本位于200~600 mm降雨量及NDVI值为0.15~0.25范围内,当降雨量达到400 mm及NDVI为0.17时侵蚀产沙达到峰值,而当降雨量为400 mm及NDVI为0.2时,高含沙水流达到峰值;影响因素对侵蚀产沙、高含沙水流发生的作用规律的一致性,决定了黄土高原侵蚀产沙与高含沙水...
【关键词】侵蚀产沙 高含沙水流 空间分异 黄土高原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0720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5B00); 科技支撑项目(2007BAC23B05); 中德国际合作(2006DFB919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18)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