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模式对保护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2010-04-23分类号:S153.6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土壤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要】【目的】研究沟灌、渗灌、滴灌3种灌溉模式下,保护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方法】灌溉模式设沟灌、渗灌、滴灌3种,进行长达10年的长期定位灌溉试验。对长期定位灌溉试验保护地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分析其剖面分布特征。【结果】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均呈表层土壤最高、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分布趋势;但灌溉模式间差异明显,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0—10cm、80—100cm土层为沟灌>渗灌>滴灌,10—80cm土层为渗灌>沟灌>滴灌;在0—100cm剖面各层,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为沟灌>滴灌>渗灌,微生物量碳为滴灌>沟灌>...
【关键词】保护地 不同灌溉模式 总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基金】辽宁省农业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8212003);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2007T15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