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华蟾蜍蝌蚪变态过程中消化系统的重构

2010-12-10分类号:Q954

【作者】王念  吴民耀  王宏元  李忻怡  
【部门】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目的】研究中华蟾蜍变态过程中肠、肝和胰腺的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取变态前后5期(27,35,38,42期和46期)的中华蟾蜍蝌蚪各10只,解剖后观察,并测量体质量、消化管质量等数据。再分别取38和42期蝌蚪数只,制作石蜡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用Spss13.0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在38期,中华蟾蜍蝌蚪消化管最长,在38~42期消化管的长度平均缩短75%左右。体质量在38期前呈增加趋势,38~46期则迅速下降;肠比重(I/B)在38期最大;在整个试验期内,肝胰比重(LP/B)变化不显著;变态高峰后与变态高峰前相比,胃壁厚度显著减小,肝细胞密度显著增大...
【关键词】中华蟾蜍  消化系统  变态发育
【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J08C1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一般项目(GK200902039)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