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澎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特征
2010-08-15分类号:Q178.53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与环境重点野外观测站
【摘要】分析了广东省南澎列岛3个主要岛礁潮间带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调查采获的潮间带生物标本共35科80种,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藻类植物出现的种类最多,三者占总种类数的84%,其中部分属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潮间带生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831.31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21867ind/m2。各类群生物中,平均生物量以藻类居首位,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其Shannon-Winer多样性指数(H′)属甚高水平,分布范围在3.32~3.57,平均为3.42;均匀度(J)为0.81~0.87,平均为0.84。
【关键词】潮间带生物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生物多样性 南澎列岛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600002); 广东省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GD908-01-03)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