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山区聚落分布格局与演变分析——以普定县后寨河地区为例
2010-07-15分类号:P642.25;TU-0
【部门】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我国岩溶山区聚落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在几十年的演变过程中,其对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弄清岩溶山区聚落动态分布格局和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岩溶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地区为例,应用1963航片和2004年SPOT影像,通过GIS技术和景观指数定量评价方法,在小尺度区域内研究了乡村聚落40多a来的分布格局和演变,结果表明在后寨河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不同地貌类型下土地生产力水平决定了聚落分布格局、数量和规模,之后到2004年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使聚落的总面积极大增长,而聚落快速发展的空间差异则主要由对外交通条件决定,...
【关键词】后寨河地区 聚落 分布格局 演变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320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819);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5)2077号)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