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论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阐释模式及其诗学理论的发展轨迹

2010-05-15分类号:I207.22

【作者】陆秀芬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理论,中国诗歌的创作是和鉴赏理论达成统一认识的,因此"情景交融"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审美取向,因而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样式。从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情与景物互动互应的审美观出发,中国诗歌形成了穷情写物、以秋为悲、乐景写哀、以情造景等相对固定的阐释模式。然而在探讨诗歌模式的同时,"情景交融"诗学理论的形成渊源和发展轨迹是值得关注的,它在中国诗歌创作进程中总结和推进了"情景交融"审美特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情景交融"诗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物感"、"情、物感发"、"心、物交融"、"情景相兼"、"情景交融"等发展阶段,这其间通过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使"情景交融...
【关键词】诗歌模式  诗学理论  发展轨迹
【基金】上海海洋大学人文项目(A-0211-07-0226)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