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视角下中国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足的原因分析
2010-05-15分类号:G526.7;F812.45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摘要】基于县级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994年推行分税制后中国县级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县级财政支出的激励不足。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中国特有的行政集权和财政分权体制下,县级政府基于自身政绩考核和升迁的需要,而将有限的财政资源优先安排给不断扩张的财政供养人口,以确保社会稳定,其次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基建支出,从而挤占了教育支出。同时还发现,这两方面的支出对东部与中西部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替代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由于不注重干预机制的设计,上级基于县乡财政困难为由而加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产生了负激励。
【关键词】财政分权 义务教育 县级财政支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3123); 湖北财政与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资助重点课题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与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