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的新视角及其教育意义
2010-12-25分类号:G40
【部门】新乡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作为教育基础的人性论多是对抽象人性的研究,对具体人性之复杂多样性、整体性、动态生成性、历史文化性关照不够,存在对教育场域适应的局限。从具体个体人性发展变化的过程角度看,人性是人以先天的遗传和发育为基础,在人生实践历程中经环境影响与自我选择而生成和发展的内在特性。它包含习性、秉性、共性、天性、自性,它们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变化,构成了人性动态发展的图景。这种人性认识能适切地阐释教育场域的人性问题,推动我们审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尤其是深刻理解:教育的核心意义是促进人性发展与完满;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性多样发展的人;教育的关键是启发自觉、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人性化教育是提升人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人性 人性论 “五性”人性论 人性化教育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课题《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性研究》(课题编号教外司留[2009]8号); 河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效教学研究——“成人”的视角》(课题编号2009-JKGHAG-0585)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