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转化“差生”的有效途径
1995-05-15分类号:G807.0
【部门】辽宁师范大学体育系
【摘要】所谓“差生”是指那些体质、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等低于一般学生,连及格标准也难以达到者。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自身的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好坏,除与智力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智力较好的学生,看一遍示范动作就会;而智力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两遍三遍。但如果后者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成绩就会赶上甚至超过前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学习的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笔者在从事棒垒球、乓乒球、羽毛球等小球教学中深感挖掘和培养“差生”的非智力因素,是转化“差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 智力因素 心理学家研究 示范动作 模仿能力 身体素质 学习成绩 动作表象 学习情绪 意志品质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