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效应——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比较研究
2010-03-15分类号:F822.0;F726;F124;F224
【部门】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摘要】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由此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两国的经验数据都印证了经济学家们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的推论;第二,货币非中性假说在两国的经验数据中均无法被拒绝;第三,在中国存在货币数量论所描述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的预测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巴基斯坦却不存在;第四,两国若想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都必须在长期内降低通货膨胀率。
【关键词】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非中性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项目批准号:05JJD790019); “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子课题的研究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