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宽松”货币政策、通胀预期与货币规则的探讨
2010-02-25分类号:F822.0
【部门】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2008年10月以来,中美两国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源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全球经济衰退。本文的研究显示,2008年,中美两国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长率是相似的;2008年底到2009年8月,中国的M1和M2增长率分别为20.6%和21.4%,而美国的M1和M2增长率仅为3.36%和2.14%,中国的通胀预期是市场对"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的合理反应。在过去的一年间,中国货币当局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应比美国的政策干预更为积极。而货币供应量的高增长孕育着价格上涨的风险,货币政策应当从被动协调美国的相机抉择转向遵循货币数量规则,抑制通胀预期,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中美货币政策比较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通胀预期 货币规则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