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本质:主流与非主流之争
2010-12-15分类号:F820
【部门】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系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系
【摘要】对货币本质的理解,主流和非主流之间长期存在歧见。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两者间的争辩再次引发关注。主流理论认为,货币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润滑剂",是交易媒介,是一个中性外生变量。而非主流理论则认为,货币体现着债权与债务关系,是一种"制度",一个非中性的内生变量。文章认为,非主流的观点值得重视,其中"现代国家主权货币理论"更具说服力,其核心思想是:货币起源于债权债务的量度及偿付,任何主权国家有能力赋予其国民一定的税收负担,同时定义税收缴纳的货币单位,由此税收制度创造了公众对国家主权货币的需求。主权货币是一国的负债,而国民持有货币的需求来自于国家承诺接受以该货币支付其对国家的债务(税收)。
【关键词】主流与非主流 货币本质 债权—债务关系 税收驱动货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9YJC790176);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D002); 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项目:“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