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螟迁飞、发生区与生活史的研究
1995-12-20分类号:S436.8
【部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草地螟在我国表现为长周期的间歇猖獗,主要发生于北纬37°以北,由东经108°至118°,斜向东北至北纬50°的地区。北纬39°~43°与东经110°~116°之间为主要越冬区,其它为扩散发生区。根据滞育与光照和温度的关系,阐明了主要越冬区形成大量滞育越冬种群的机制。雷达观测证实了草地螟的迁飞现象。主要越冬区秋季世代形成大量越冬种群,春季成虫迁飞构成大范围发生的虫源,扩散发生区春季迁入的成虫峰期、蛾量与主要越冬区相近,一代幼虫危害后虫量骤减,幼虫仅形成少量越冬种群。
【关键词】草地螟 迁飞 滞育 生活史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