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土地财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马克思地租“国债(国税)”理论视角

2010-08-15分类号:F301;F810

【作者】吴东作  
【部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土地财政"是政府利用其垄断的土地征收权,通过低价征地并高价出售土地使用权而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的非学术化称谓。"土地财政"的制度基础是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直接诱因是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财力不足。"土地财政"增加了我国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间接维持了现行的分税制体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土地财政"也导致了失地农民数量的急剧增加,房价居高不下,地方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加剧,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健运行和社会的稳定。从马克思的地租"国债(国税)"理论入手,客观分析了我国"土地财政"存在的合理性,并探讨以"国税"替代"国债"的"土地财政"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土地财政  政治经济学分析  地租“国债(国税)”理论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