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沉陷区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2009-07-15分类号:TV213.9;X171.4
【部门】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
【摘要】淮北平原淮南市、淮北市及宿州市(简称两淮一宿),由于煤矿井大量开采,已形成了大面积的积水洼地,最大积水面积为10.5 km2,平均积水面积2.0~2.5 km2,总积水面积达100 km2,积水库容2.4×108m3,且在近15~20年内,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平均积水深度3~5.5 m,积水最深达13 m多。论文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研究以蓄水为主和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及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沉陷区作为湿地开发的三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 雨洪资源利用 湿地植被构建 淮北平原
【基金】安徽省2008重大科技水平专项(08010302111)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