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GIS的矿区生态景观修复研究——以徐州市城北煤矿区为例
2009-08-15分类号:X171.4
【部门】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矿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以改善矿区景观格局和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利用RS数据,采用GIS技术和生态景观指标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987—2008年间,斑块连通度、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增大,优势度指数减低,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多样性增大,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但耕地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最大,耕地的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水域用地的面积增大,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斑块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主要原因是采矿造成农地塌陷、地表积水、部分塌陷地被复垦为鱼塘用地等。为此,提出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模式和生态修复措施,加大对矿区景观生态的斑块—廊道...
【关键词】土地生态 景观变化 生态修复 RS和GIS 煤矿区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项目(NCET-07-0805); 徐州市人民政府委托课题“徐州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规划”(2008—2009); 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5A03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