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宋至清荆江南岸分流四口的演变

2009-03-15分类号:TV147

【作者】陈曦  
【部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在历史时期荆江地区的经济开发与江湖关系的演变历程中,分流诸口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宋至清的志书为主要资料,立足于历史学的实证方法,以今荆江南岸存在的4个分流穴口,即虎渡口、调弦口、藕池口和松滋口为主要对象,考察四口在宋元明清时期的分塞情况,并对今人存在的一些认识进行了辨析。其中,虎渡河的形成时间说法不一,南宋以后,虎渡口逐渐形成稳定分流。调弦口自元代大德年间开浚后时开时塞,直至清朝才基本保持分流,1958年调关设置后此口渐废。藕池口早在五代时即已存在,北宋以后湮塞,直至1852年藕池堤溃不筑,藕池河再次形成。松滋河则在1869年以前由于黄家埠堤溃决而形成。研究表明,宋代以降,四口的分塞情况较...
【关键词】荆江南岸  四口  演变  宋至清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项目“明清荆江两岸的人类活动与河湖演变———以堤防;洲滩;穴口为中心”(08JC77001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两湖平原的‘垸’与基层社会”(07BZS04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