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温垂直结构研究中西太平洋鲣鱼栖息地指数
2009-02-15分类号:S931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根据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20°N~25°S、175°W以西)金枪鱼围网鲣鱼作业产量和作业次数,结合不同水层的水温及其温差数据(海表温度SST,12.5 m、237.5 m和287.5 m温度,137.5 m与287.5 m温差),以高产频次的相对比值分别建立各因素的栖息地指数SI,建立单因素一元非线形回归模型。采用连乘法、最小值法、最大值法、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建立综合栖息地指数HSI,并对1990~2001年各月HSI值与实际作业产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连乘法和最小值法时,主要产量分布在HSI<0.5以下的区域;采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时,主要产量分布在0.3
【关键词】鲣鱼 栖息地指数 中西太平洋 水温垂直结构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06-043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5; 国家科技863计划(2007AA092202); 上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S30702)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