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缟虾虎鱼人工繁殖技术与早期仔鱼生存活力
2009-08-15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摘要】研究了纹缟虾虎鱼人工繁殖技术和温度、光照、pH等环境因子对其早期仔鱼生存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纹缟虾虎鱼进行催熟催产效果较好。纹缟虾虎鱼受精卵呈梨形或者梭形,受精率为(78.08±11.39)%,孵化率为(52.82±9.26)%,水温19.0±1.0℃时孵化出膜需208.7 h。胚胎发育分为25个时期,其中心跳期持续时间较长。初孵仔鱼全长2.534±0.078 mm,5日龄时基本完成早期仔鱼发育。17.0~25.0℃时纹缟虾虎鱼仔鱼生存活力指数SAI值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17.0~21.0℃时SAI值为...
【关键词】纹缟虾虎鱼 性腺 胚胎发育 仔鱼发育 生存活力指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3049023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AA10Z227);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专项资金(2007M02,2008M01);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项目(沪鲟保研200708311001)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