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褐腐过程中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化
2009-08-15分类号:S782.33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摘要】用褐腐真菌茯苓按常规栽培方法对木材进行降解,对比研究了正常材和不同腐朽程度木材化学组成之间的差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发现,腐朽初期,综纤维素和戊聚糖的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随腐朽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木质素和1%NaOH抽出物的相对含量却逐渐升高。当腐朽进行到15周时,综纤维素含量、戊聚糖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分别由正常材的72.80%、14.95%和40.3%下降到18.57%、8.58%和16.1%,木质素含量和1%NaOH抽出物含量分别从27.30%和12.89%增加到43.88%和70.07%。之后,随着腐朽时间的延长,木材的组成几乎保持不变。FTIR结果证实了相...
【关键词】茯苓 褐腐 木材 化学成分
【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2006]长江-1号;[2005]91号); 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8B1002;2006BAD03A16;2006BAD03A15)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