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雨屏区不同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及主要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动态
2009-06-15分类号:S714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
【摘要】采用原状土芯(intact core)法,探讨了四川洪雅柳江退耕还林模式: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与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复合模式(HN)、光皮桦人工林(H)、扁穗牛鞭草牧草地(NC)、柳杉(Cryptameria fortunei)人工林(LS)细根、草根分解速率以及其与细根、草根分解密切相关的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变化,结果表明:①细根、草根分解速率符合Olson单指数分解模型,年分解常数(k)分别为1.06、0.93、1.32、0.86/年,分解1年后干重损失率分别为65.49%、60.55%、73.32%、57.51%;②在一年的分解期间...
【关键词】退耕还林 华西雨屏区 分解 细根、草根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771717);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01A11); 教育部重点建设学科博士点基金(20050626001);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06ZD006); 四川农业大学长江上游植被恢复与重建创新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