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2009-06-15分类号:S513.01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为揭示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的生化机制,以玉米C型雄性不育系C478及其保持系478、恢复系H01为材料,对叶片及雄穗小花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不育系苗期、抽雄期、开花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间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差小;不育系除抽雄期外叶片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保持系、恢复系.玉米雄穗发育过程中,保持系雄穗小花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在雄穗孕育完全但没抽出期(时期Ⅱ)、散粉期(时期Ⅲ)显著高于不育系;不育系小花中各个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特别在时期Ⅱ、时期Ⅲ显著低于保持系和恢复系;不育系每个时期小花中的游离脯氨酸含...
【关键词】玉米 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游离脯氨酸
【基金】湖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NK2002);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SKY0804)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