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长江上游紫色土地区不同坡度坡耕地水保措施的适宜性分析

2009-12-15分类号:S157

【作者】李秋艳  蔡强国  方海燕  王成超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长江上游紫色土区土层薄、降雨集中且频繁,加之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土壤侵蚀严重,仅次于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其中,坡耕地是导致长江上游紫色土地区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耕作措施、梯田工程措施以及植物篱措施都能够起到防止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坡度范围内,这几种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也不同。文章在分析坡度对坡耕地、各种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对土壤侵蚀及效应影响的基础上,根据以上几种治理措施在不同的坡度坡耕地上水土保持效益最大化的原理,提出了不同坡度范围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配置方案。研究认为,在0~5°、5~15°、15~25°3个坡度级别的坡耕地上应分别采用以耕作措施、梯田工程、植物篱为主的措施进...
【关键词】紫色土地区  坡度  耕作措施  梯田措施  植物篱措施  长江上游
【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中国典型水土流失区水沙关系尺度效应及地带性研究”;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407207);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前沿领域项目(编号:gh-065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35027,40901298)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