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温度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土壤温度特征及热特性
2009-08-10分类号:S512.1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要】【目的】研究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温度和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监测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及热特性,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温度效应。【结果】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主要集中在冬小麦拔节前。相对于其它处理,免耕在气温降低阶段表现"增温效应",在升温阶段表现"降温效应",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免耕在播种-分蘖期降低土壤日均温0.69~1.02℃,推迟了冬小麦出苗2d、分蘖7d,缩短了冬前分蘖时间7d,分蘖活动积温减少54.12~55.55℃.d;免耕越冬期具有较高土壤平均温度0.02~0.09℃和耕层土壤负积温0...
【关键词】耕作方式 土壤温度 积温 温差 热特性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1,2007BAD89B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00277)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