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SSL和BIL群体分析稻米垩白率QTL及互作效应
2009-04-10分类号:S51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摘要】【目的】分析稻米垩白率加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及其环境互作效应,探讨稻米垩白率的遗传特点和不同群体检测QTL的效率。【方法】利用由粳稻品种越光和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衍生的BIL群体和以越光为背景、Kasalath为供体的CSSL群体,对2005年和2006年南京的稻米垩白率QTL及其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CSSL群体检测到5个垩白率QTL和2对具有上位性效应的QTL;BIL群体检测到3个QTL和4对具有上位性效应的QTL。其中,qPGWC-6a在2个群体中重复出现,1对具有上位性效应的QTL在CSSL群体中2年均被检测到,在BIL群体中,所有QTL与环境存在显著互作(P<0.01)。...
【关键词】稻米 垩白率 QTL 上位性 GE互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0031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100101,2006AA10Z1B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1); 江苏省高技术招标项目(BG2006301);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项目(sx(2007)g02);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802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