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演变及主导因素分析
2009-03-15分类号:P641.2
【部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北京市水务局
【摘要】通过对大量的野外资料分析,发现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位最大埋深已达65m,埋深大于10m的区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44.4%,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串珠状分布于太行山和燕山山前平原的工业城市;深层地下水位最大埋深达110m,埋深大于40m分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3.1%,形成了华北平原复合漏斗,面积占52.6%。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至今降水量减少、河道渗漏量减少和地下水开采量增加的变化分析,发现地下水位下降和漏斗的形成与人类开采地下水和降水量持续减少密切相关,通过采用关联度计算分析,认为人类开采地下水是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主导因子。
【关键词】华北平原 地下水降落漏斗 演变 主导因素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43035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7BAD69B09)。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