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2009-10-15分类号:S436.8
【部门】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长江大学农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广西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在广西南宁桂花树上严重发生一种叶枯病,从病叶上分离到桂花叶枯病菌(编号CHS),在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根据病原菌株CHS的形态及ITS序列,将其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8℃;生长发育最适pH值为6~7;不同光环境对该菌菌丝生长发育影响不大,黑光环境最利于孢子萌发;在供试的培养基中PDA最适合菌丝生长和产孢;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丙环唑对该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由A.alternata引起的桂花叶枯病在广西的发生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桂花 叶枯病 Alternaria alternata rDNA-ITS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广西
【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桂科青0728031)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