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豆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及毒性鉴定
2009-04-30分类号:S435.65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要】对2005、2006年夏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农场试验田发生的大豆根腐病,采用特异性PCR检测到发病组织中有大豆疫霉,经室内诱捕和分离,从发病田块的土壤和发病植株上共分离到4个大豆疫霉菌株PNJ1、PNJ2、PNJ3和PNJ4。用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14个鉴别寄主测定这4个大豆疫霉菌株的毒力公式,PNJ1和PNJ2为1d,2,3b,3 c,4,6,7;PNJ3为1 a,1b,1 c,1d,1k,2,3b,3 c,5,7;PNJ4为1 a,1b,1 c,1d,1k,2,3b,3 c,4,6,与国际上已经报道的大豆疫霉菌株的毒力公式不同,为新的生理小种。该研究可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 大豆疫霉 生理小种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nyhyzx07-053); “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高技术项目(BG2006308)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