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土地整理与农田水肥管理模式探讨——以北京市为例
2009-07-15分类号:S158;F301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除生产功能之外的大都市区农田的生态服务和景观文化功能也日益突显。为此,根据北京市水土资源短缺的自然禀赋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本文构建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自中心向外围的城市美化农业区、景观绿化农业区、规模农业区和山区生态农业区四个区,以及景观廊道农业带和山前林果农业带两个带;并分别根据这四区两带的自然资源特点和区位条件,确定了它们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美化要求的土地整理模式。基于城市水资源质量保护的原则,根据地貌部位、水资源保护区划和区位等,划分了优化培肥区、培肥区和限制培肥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农田土壤肥力水平调控...
【关键词】大都市 宜居城市建设 土地整理 农田肥力调控 政策建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67310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082015)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