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还田和易地还土对红壤丘陵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2009-03-10分类号:S153.62
【部门】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讨稻草还田和易地还土对红壤丘陵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方法】以红壤丘陵区长期定位点坡旱地和水旱轮作地为研究对象,选取3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稻草配施氮磷肥(S+NP),对试验6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初始值相比,坡旱地NPK和S+NP处理在前4年内土壤有机碳(SOC)明显增加,平均增幅分别为14.6%和36.2%,此后波动较小;微生物量碳(MBC)总体保持增加趋势,NPK和S+NP处理显著高于CK,平均增幅分别为16.1%和33.5%;溶解有机碳(DOC)保持逐年增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水旱轮作地各处理土壤有机碳6年内基本保持稳定,但NP...
【关键词】稻草还田 稻草易地还土 土壤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5B06); 滨州学院博士基金(2008Y0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