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生存意义与高校德育课程改革
2009-04-30分类号:G641
【部门】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倡导"理解"与"生成"的现代课程知识观转型,要求课程改革更多地关照知识与人的生存意义之间的联系,提升人的精神生命。据此,面对"知识灌输"与"人文化成"之间的矛盾,高校德育课程目标设定应由实体思维转向过程思维,促进大学生的意义世界生成;课程内容设计应以问题意识为中心,回归生活;课程实施应以理解为基础,变知识灌输为平等对话。
【关键词】课程知识观 知识的生存意义 高校德育课程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高等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