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诵读的内涵、意义及要求
2009-02-25分类号:G633.3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诵读"概念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其内涵一直不清晰,人们在使用时也各有所指。诵读的内涵不明,造成目前对"诵读"概念的解读十分混乱、以此为名的教学也较为盲目。通过对其内涵演变的梳理、辨析,可尝试将"诵读"定义为一种用标准的普通话,注意声音与意义的有机结合,用略带夸张的语调读文言诗文,用说话的语调读白话诗文的读的方式。诵读在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对母语的感情,增加对文本理解、体验,增进口头和书面表达。诵读时要特别注意"口诵"与"心惟"结合与反复以及语体和文体的区分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诵读 内涵 意义 要求
【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人文社科)“文学鉴赏能力‘具体化’及其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06jqw172)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