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惑说”与“童子之情”——从童谣的历史变迁透析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2009-12-25分类号:G620
【部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党校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摘要】传统社会视儿童为"小大人"或成人的附庸,这种儿童观深刻影响了童谣与儿童的关系。童谣自诞生之日起即与政治生活缠杂不清,远离儿童。王阳明提出儿童教育当顺应"童子之情"后,童谣才见转折,开始贴近儿童和儿童生活。清末时,在"西学东渐"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儿童教育踏入近代的门槛。而就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真正意义上的童谣集。故此,童谣发展的历史恰好清晰地反映了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变化的历史。
【关键词】传统童谣 政治生活 儿童生活 儿童观 儿童教育观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